456
- 主頁
- 學歷入戶
- 終極的教育,是父母成為一個樂觀溫暖的太陽,
我們或許接觸過很多教育方法和道理,其實運用起來真理也就只有一個,只有父母自己變得溫暖向上,懂得尊重和影響孩子,教育的目的自然會沿著對的方向走。
如何做一個樂觀溫暖的太陽爸媽,首先,要避免以下這些行為。
在孩子面前吵架動粗
孩子的觀察力和認知能力很強。
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動粗,或者與他人吵架動粗,不僅會造成孩子精神高度不安,產(chǎn)生緊張心理和恐懼感,
而且這種不好的行為或態(tài)度,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性格,使其內(nèi)化為自身的社會習慣。
對孩子責罵訓斥
在家長面前,孩子無論從心理還是生理都是弱者。有的家長卻奉行嚴格管教、棍棒教育等強勢訓斥型的教育模式。
這會讓孩子內(nèi)心更加弱小,久之產(chǎn)生自卑心理,同時還會影響親子情感,親子溝通變少、變淺,進而會引起孩子的叛逆行為。
在孩子面前抱怨、頹廢
孩子是8、9點鐘的太陽,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憧憬和希望。如果父母經(jīng)常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、或者表露出頹廢情緒,
會直接傳導給孩子滿滿的“負能量”,讓孩子心理產(chǎn)生不安全感,甚至對現(xiàn)實,對生活產(chǎn)生質(zhì)疑。
對孩子說“垃圾語言”
在成年人每天的語境中,充斥著不少垃圾語言,但是面對孩子的時候,父母應當注意“語言衛(wèi)生”,遠離“笨”、“蠢”、“傻”等字眼。
對于干凈的、淳樸的、沒有一絲瑕垢的幼小心靈,無論外界如何,請爸爸媽媽們不要去污染。
否定孩子的夢想
總能看到孩子圍在爸爸媽媽身邊問這問那,而父母總是有這樣那樣的事情,自覺不自覺地、也有不耐煩地,
或者真的是時間緊張不允許,或者就是心存懈怠,對待孩子敷衍了事、糊弄過關。
可是這一幕,可能會在孩子心靈中留下了深刻映像,對待事物敷衍、不認真的態(tài)度更容易找到滋長的土壤。
在外人面前揭短亮丑
教育孩子需要分場合,爸爸媽媽不要當著別人的面,評價、批評自己家孩子,尤其杜絕把那些把“陳年舊事”抖出來行為。
爸爸媽媽要常常運用換位思考,切實顧忌孩子的感受,或許是你的不經(jīng)意、或許是你認為不是個事的事,在孩子心中則是天大的事。
揭短的行為,對孩子內(nèi)心的叛逆就是一劑催化劑,會激發(fā)TA的反向行為。
說話不算數(shù)
父母跟孩子說好的事情,就一定要兌現(xiàn),否則,不僅降低了父母承諾的權威性,久而久之,也讓孩子養(yǎng)成說話不算數(shù)的行為習慣。
樹立一個“別人家的孩子”
爸爸媽媽不要用孩子的短處去和別人家孩子的長處相比,“別人家的孩子”已被塑造成一個讓自家孩子頭疼的人物,
這種“激將法”是讓孩子討厭、甚至憎惡的做法,長此以往,會讓孩子產(chǎn)生自卑和嫉妒的心理,讓孩子不能正確、客觀的認識他人與自己的優(yōu)勢與不足。
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個性和差異,讓孩子今天與昨天比,讓孩子明天永遠比今天好。